大众日报记者 李梦馨
(资料图)
最近,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量化生活。这个词最早由《连线》杂志的编辑在2007年提出,简单解释就是,记录个人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在此基础上优化自己的生活。
奉行量化生活的人试图从对生活的量化中认识并改善自己。从豆瓣量化生活小组的简介中就能看出量化生活者的初衷:“我们可以记录睡眠状态,记录学习工作时间,或者简单地记录自己的娱乐程度、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管理自我、调控自我。”
睡眠、运动、饮食、学习、工作……五花八门的数据,将个人生活全方位量化,但以掌控生活为名的量化,也隐藏着被数据掌控的风险。
事无巨细的量化生活
恪守量化生活准则的人,一天能产生多少数据?
睡眠时间8小时21分,深度睡眠时间1小时47分,中途醒了2次;
摄入热量2340卡,喝水1.5L;
步数4576步,运动时长30分钟,运动消耗256卡;
阅读1小时,观影1部,时长1小时30分钟,打分8.0;
手机屏幕使用时长4小时31分,微信使用时间2小时,拿起手机次数20次;
……
衣食起居,样样都可以量化。量化之细,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有睡眠、运动、饮食、身高、体重、心跳、血氧等数据,量化已然跳出了“我”的范围,延伸到每个人所拥有的物品、每一类物品的拥有数量,如衣橱里有多少件衣服、毛衣有多少件、裤子有几条等。甚至连听上去十分抽象的情绪也可以量化,各种记录情绪的App上条目繁多,包括今日情绪总体概括、今日情绪变化、影响情绪事件(如运动、睡眠、冥想、娱乐、突发事件等)、冥想调节情绪有效性等。人与数据的深度捆绑,正在现实中上演。
量化的形式在于记录,目的则是从直观的数据中认识和了解自己,并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当摄入的食物以卡路里的面貌出现时,饮食的健康与否被切切实实的数字评判着,是否需要调整饮食结构,看看数据就有了答案;当睡眠时长、深度睡眠时间与科学睡眠时间尚有一定距离时,数据就传达出了要调整作息的信号。
对于量化小组组员momo而言,她关于量化生活最深刻的体验是记账。“在没有记账以前,花钱完全没有概念。开始记账后,看到每次消费都成了一笔笔直观的数字,才知道自己每个月的支出竟然那么多,记账这个习惯让我有意识去节省开支。”momo说。
从她对身边人的观察来看,量化这件事其实很普遍:有的人会标记自己一年读了多少本书,有健身习惯的人也保持着每天记录饮食、运动数据的习惯。而且,即便不刻意量化,App也会用数据化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一举一动,每年年底各大平台推出的听歌报告、消费报告等,就是一个例子。
数据,往往意味着客观、科学,比起感受等无法度量的事物,无疑更具有说服力。“量化不过是主动利用数据去全方位地认识自己,毕竟感觉有时候也不牢靠,数据摆在眼前,一切都很清楚。”她总结,量化生活不外乎几种目的:健康管理、时间管理和金钱管理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自律管理:用数据的形式获得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
困在数据中
那些坚持量化生活、对自我进行严格管理的人,在别人眼中往往被视为自律的人。像写日记一样用数据记录自己的生活,每天评估总结,第二天再有针对性地调整,像“机器人”一样精准,生活得井然有序,自律得令人羡慕,让人忍不住加入其中。
在校大学生张辉最初量化生活,就带有这样从众的意味。他的量化从在朋友圈打卡专业书开始,由于专业原因,他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打卡读书量,对他而言是一种外在的鞭策。“一开始给了自己很大的动力,但越来越变成‘赶紧读完书,我就可以打卡了’这样的心态,实际上阅读效果并不怎么好。读书的数量增加了,质量却没有保证。”以为能从量化中收获自律的他,却被数据裹挟了。他如今不想追求量化生活,但突然中断打卡,无疑是自律形象的崩塌。量化生活,本是为了自我管理,但逐渐变成了一种形象建设和维护。
还有一些人,奔着量化生活而来,却先陷入了度量工具的消费牢笼里。支撑量化生活最重要的度量工具莫过于智能穿戴设备和各式各样的App。以睡眠监测为例,要想获得睡眠数据,就要先购入检测设备:呼吸睡眠质量监测腕带、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智能床垫等,五花八门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仅睡眠监测一个门类,已经催生出了庞大的市场规模。根据研究产业院的数据,2021年,我国家用睡眠监测设备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4亿元,而数字健康管理行业的核心市场规模已达2160亿元。
对个人来说,要全方位地记录生活,最需要衡量的指标还是投入其中的时间成本。有网友总结了一套量化生活的全指南,从睡眠、饮食、情绪、金钱、时间,到运动、冥想、专注,众多门类的量化,需要十几个App分别承担其功能,若是一一执行,量化简直要代替生活。“量化肯定是好的,但同时也要考虑量化的成本,现在没有特别高效的方式让人执行也是一大痛点。”有网友这样评价。
此外,过度依赖度量工具还隐藏着一个问题,即度量工具所给定的标准,目前的水平还未做到完全精准。人们过度信奉数据并以此衡量生活,但或许数据本身并不可信。
是工具,不是目的
对于量化生活,评价褒贬不一。有人从中收到数据的善意提醒,学着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在可控的生活中找到幸福;有人陷入数据的迷信,被数据束缚,产生更严重的焦虑。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化生活本身存在问题。客观来讲,量化的确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适当地利用数据量化生活,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改善自己的生活。
万物皆可量化的背后,是科学理性思维的普及,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的发展需要更精确的尺度去衡量事物,量化蔓延到个人生活的领域,也是自然渗透的结果。个人结合数据及时评估自身状况,并作出适时调整,长期来讲,有助于个体自我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对生活越来越精细的度量,或许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如何利用数据、用好数据,还需要更加合理的方式。
美国社会学家就以“社会麦当劳化”的观点来反思无法用理性化涵盖的东西,认为在理性化的社会中,能够体现出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现实生活中,精确计量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但是,仍有非理性的无法量化的东西,譬如个人的生活。
量化生活本身无可厚非,生活本身是用来过的,有时候享受生活比一板一眼记录数据来得更重要。过分依赖数据,就会被数据绊住脚;盲目迷信数据,可能会忽略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反而无所适从。毕竟,数据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标签:
大众日报记者李梦馨最近,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量化生活。这个词最早由《连线》杂志的编辑在2007年提出,...
北京商报记者郑蕊韩昕媛11月6日,距离射击游戏“前任顶流”《守望先锋》关服、《守望先锋:归来》(以下...
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摄影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晓溪统筹 满羿观众现场互动表演现场观众拍照留念戏曲周...
主题:两小时让你爱上《红楼梦》——《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新书分享会时间:2022年9月25日14:30地点...
张谷若(1903—1994),原名恩裕,字谷若,山东烟台人。翻译家,英国文学专家。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