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世界今头条!新科幻出东方

  • 2023-03-04 09:54:18 来源:齐鲁晚报

记者 师文静

2019年《流浪地球》的上映开启了影视科幻元年,随后的《流浪地球》系列、《三体》等影视作品,带动国产影视题材变革、工业化等方面不断发展。由作家刘慈欣作品掀起的科幻热光彩耀眼,但目前影视创作还在依赖文学,科幻产业想要蓬勃大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写作者群体。大家都在问“下一部《三体》《流浪地球》在哪里”,综观国内科幻史,它远比想象得丰富多彩,或许“未来已来”,科幻多元世界已开启。


【资料图】

科幻影视依赖文学想象

刘慈欣曾说,把他的文字想象变成生动画面的《流浪地球》,让他感受到作为科幻小说作者最幸福的时刻。而综观科幻电影史,太多伟大的科幻电影都来源于文学的瑰丽想象。比如《2001:太空漫游》的奥秘来自原著;经典电影《银翼杀手》也来自小说;《火星救援》高度还原原著小说中的居住舱、太空救援想象;先有瑰丽复杂的小说《云图》,才有了野心勃勃的同名电影;最难改编的《沙丘》也拍得恢弘震撼;此外《我,机器人》《降临》《头号玩家》等科幻电影都改编自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为科幻电影提供了大量的脑洞,后者对前者的依赖,对于刚起步的国产科幻影视尤为严重,国产科幻依旧走在一条科幻文学作为基石的创作路上。

电视剧版《三体》、电影《流浪地球》系列的成功,动画版《三体》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对原著的尊重与否。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只是一部2万多字的中篇小说,讲述太阳氦闪危机出现,人类启动耗时2500年的庞大地球逃脱计划,在地球安装上巨大的发动机,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启动逃脱计划之后,《流浪地球2》回头拍摄前史,融入了数字生命、人工智能这个重要议题,虽然刘慈欣认为故事情节与原著关联度很低,是电影创作团队原创的作品,但导演郭帆依旧坚持了刘慈欣小说的精神内核,原著结尾处“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这句抽象的话,成了第二部影片的精神主旨。而且导演郭帆多次提到的“科幻片是未来的纪录片”的创作基调,也来自刘慈欣的启发。现实表达、重工业美学风格,使这两部“未来纪录片”奠定了国产科幻的重要基调。

刘慈欣《三体》的改编难度之大众人皆知,作品能成功,根本在于回归原著的抠书式改编,还原《三体》本身的现实主义气质。剧中人物的台词、重要场景、剧情走向,都最大程度还原原著,很多地方甚至一比一复刻原著中的设计。创作者用影视特效,转译了小说中大量的科学专业原理术语和科幻想象,比如“八维空间”“质子展开”“纳米飞刃”“太阳放大器”等,对科幻想象的精准呈现,甚至超越原著详细程度,以教科片式的科普“喂给观众”,把观众带入其中,增强戏剧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地还原原著中的恐怖、惊奇、震撼、澎湃乃至身临其境的感觉,才有了这部展现太空史诗和宇宙规则、人文反思的大作。观众给剧版《三体》最高的赞誉,就是因为它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精神,让死忠粉产生共鸣。

能够看得出来,正是原著小说的惊艳科幻脑洞,给影视带来宏伟、酷炫的科幻叙事,而令人感慨的是,大众化的影视作品,又把大家基本不关心的“质子”“纳米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数字生命等小众科幻和科学场景带出圈,引发大众的讨论。《三体》《流浪地球》小说文本带来的是真正的硬核科幻,也让影视作品走出了幻想多于科学的初级创作阶段,进入真正的工业化流程创作,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科幻剧、科幻电影。

国产科幻小说储备丰富

文学评论家认为,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但国产科幻创作者,却不是一个单枪匹马的队伍。还有更多的科幻作家正在源源不断地创作新作品,《三体》《流浪地球》之外,还有更多作品等待挖掘。

刘慈欣之外,“科幻四大天王”另外三位作家王晋康、韩松、何夕都有风格各异的优秀科幻作品。拥有代表作《宇宙墓碑》《火星照耀美国》《红色海洋》《医院》《驱魔》《亡灵》以及“《地铁》《高铁》《轨道》三部曲”的作家韩松,作品视角独特、诡谲怪诞,人性复杂、色彩悲凉。刘慈欣评价韩松:“其感觉比我们多一维,因而他的科幻也比我们多一维。如果说中国科幻是一个金字塔,二维科幻是下面的塔基,三维科幻则是塔尖。”王晋康有《水星播种》《七重外壳》《追杀K星人》《类人》《豹人》《蚁生》《与吾同在》《宇宙晶卵》等代表作,作品厚重大气,用科幻思考一个个宏大问题。何夕代表作有《异域》《故乡的云》《六道众生》《伤心者》等,胜在用科幻思考人性,有评论家认为其最独特的是发生在宇宙大背景下的言情类科幻。

“科幻四大天王”之后,还有“新生代作家”,以潘海天、赵海虹、郑军等为代表;“更新代”作家则以江波、陈楸帆、夏笳、郝景芳、钱莉芳、长铗、刘洋、飞氘、宝树等为代表,他们创作出不同主题、风格的作品。更年轻的作家也已撑起了科幻创作的一片天地,在这两年为文坛带来源源不断的科幻新作。据统计,科幻文学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储备丰富,影视改编版权炙手可热。这些作品有传统宏观宇宙题材的硬核科幻,也有立足科技前沿、生物技术前沿的科幻脑洞故事,更有立足于地域人文特色的原生中国科幻,以及历史主题科幻作品等,作品题材多元、故事花样百出。

其中,创作出《银河之心》《时空追缉》《湿婆之舞》《移魂有术》《机器之门》的江波,小说技术含量较高,想象宏大而奇特,深受资深科幻读者的喜爱,是我国“硬科幻”代表作家之一。《银河之心》系列以银河为舞台,恢弘演绎人类文明的成败兴衰、暗黑异族的坚忍强悍、各路势力的星海争霸,谈笑间决定银河系生死存亡。这一系列被称为《三体》后最受期待的银河尺度太空史诗传奇。江波的《机器之门》《机器之魂》则勾勒出一幅未来人机世界的宏大景象,仿生机器人、赛博格战士、脑库守门人、机器兽一一呈现,迎接残酷对决,延续了硬核科幻的风格。物理学博士刘洋的长篇小说《火星孤儿》聚焦“高考”及教育问题,从现实的高考上升到宇宙文明,脑洞大开,用物理知识全新阐释宇宙社会学、星际文明,作品一出版就引发关注。“E伯爵”的《重庆迷城:雾中诡事》将本土人文地理与科幻设定相结合,充满重庆雾都气韵,被称为原生中国味儿科幻作品。七月的《群星》《白银尽头》等作品,擅长以悬疑手法演绎宇宙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此外,陈楸帆的《恐惧机器》、杨晚晴的《拟人算法》等呈现前沿科技下的故事;宝树的《成都往事》、梁清散的《济南的风筝》等,以科幻想象写历史,也独具特色。此外,鲁般的《未来症》、阿缺的《星海旅人》、谢云宁的《宇宙涟漪中的孩子》《穿越土星环》、灰狐的《固体海洋》、凌晨的《睡豚,醒来》、杨卓理的《AI物种起源》、吴楚的《记忆偏离》、彭思萌的《分泌》等主题丰富的最新科幻小说,也引发诸多关注。

科幻题材创作需要作者的知识储备丰富,创作者不乏名校硕博、一线科学工作者,学历上是各类型作家中最高的,他们也最能敏锐地捕捉科学前沿发展,打开脑洞写故事。刘慈欣一代作家以人文主义忧患意识写宇宙文明、人类文明,通过科幻关注各类社会话题等,而越来越年轻的作家们则打开了天马行空的科幻思路,通过科幻写各种科技、社会乃至历史的话题,开更不一样的科幻写作空间。但科幻文学的主流写作基调,依旧是现实主义的,正如有作家所言,“科幻用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为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书写主流文学中没有书写的现实”。

科幻热影响立竿见影

剧版《三体》、电影《流浪地球2》引发的科幻热潮的影响很快见效,近日各大平台开始发布科幻剧集片单,包括《三体II:黑暗森林》、衍生剧《三体:大史》,另有《群星》《时间深渊》《元都》《完美之躯》《二进制》等科幻小说改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科幻文学影视改编被提上日程。

同时最注重作品商业价值的网络文学也开始加重对科幻网文的创作扶持和培育,最近刚公布的首届起点科幻“启明星”奖,是国内首个专注科幻网文的大奖,远瞳的《深海余烬》、言归正传的《深渊独行》、天瑞说符的《保卫南山公园》等15部科幻网文被评选出来,让影视行业了解到科幻网文的火热,以推动科幻网文的影视化改编。这两年在一些平台,科幻新作家作品数量增长迅猛,其中七成作家都是90后、95后的科幻新人,他们有医生、警察、专业建筑师、影视编剧、金融从业人员等多元化身份,通过科幻小说来写外星文明、元宇宙、赛博朋克、平行空间、时空旅行、人工智能,更关注高房价、异地婚姻、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现实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网文创作,也为支撑科幻剧集工业打下基础。而在现实中,科幻已经不单是文学样式,逐渐蔓延到动画漫画、影视作品、游戏、主题乐园、周边商品等各类型。“科幻产值10年来竟涨了几十倍”,科幻产业园区、科幻概念楼盘、科幻会展、科幻演艺,都预示着科幻产业在如今毫无争议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元宇宙、AI技术等不断进入生活,科幻创作直指未来,其实也是关注当下。

文学创作者前所未有的增加了,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让“窄众”科幻阅读走向大众化,让大家普遍接受这些精彩的科幻原创作品,这样大家就不会再不断地问“《三体》之外看啥”这个问题。科幻是最具世界范围传播可能性的一类题材,而且原创科幻又有全新的中国式的故事逻辑、文化特色、价值观表达,“新科幻,出东方”的业内提法,让大众更期待科幻的蓬勃未来。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今头条!新科幻出东方

记者 师文静2019年《流浪地球》的上映开启了影视科幻元年,随后的《流浪地球》系列、《三体》等影视作品...

东西问丨吴振红:我如何在西方芭蕾殿堂立足?

中新社记者余瑞冬出生在芭蕾世家,自幼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的吴振红,在19岁时进入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5年...

港片出圈要靠类型创新

记者 宋说2023年第一部出圈的港片来了,是由黄子华主演的《毒舌律师》。该片贡献了一位颇有个性的律师和...

我是一个心里有光的人

《把灯光调亮》张抗抗 著纯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很久以前,在炎热的夏夜,我常常看见小小的萤火虫,闪着...

浙江文旅观察:杭州西站枢纽设文物考古展厅,图啥?

记者王题题“西站两千年——李家塘遗址文物展”现场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供图3月2日,浙江杭州西站枢纽规...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