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今日快看!“我从不刻意追求艺术,真正的艺术就融入在生活里”

  • 2023-06-01 09:57: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 统筹/满羿


(相关资料图)

从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中的“中国大提琴神童”到享誉国际的大提琴家,王健颇具古典人文气质的演奏,受到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

在世界舞台驰骋了近40年后,王健将重心转回了国内,于去年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3月,正式开启了教学工作。

5月27日晚,王健再登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三套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奏响了国家大剧院2023五月音乐节的闭幕之音。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王健表示,作为一名好的演奏家,必须比常人更敏感,“古典音乐表现的是人们的心声,作为演奏家来说,你的触动和感受一定要超出常人。”但与此同时,与他的音乐呈现出来的优雅自然一样,王健并不会去刻意地追求艺术。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就融入在生活里”。

好的演奏家一定是个敏感的人

5月27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在大家充满期待的掌声中,一头银发的王健手持大提琴款款走上舞台。没有多余的话语,落座之后,王健直接进入主题,用轻柔淡雅的巴赫《G大调第一组曲,BWV1007》开启了本场独奏音乐会,大提琴家扎实的力度将变幻莫测却又明亮和谐的音乐表现得恰到好处,如水的音乐好似一股暖流缓缓地淌进了观众的心里,为这个周末的夜晚平添了一丝宁静与温暖。紧接着,《c小调第五组曲,BWV1011》以及下半场的《C大调第三组曲,BWV1009》相继呈现,意蕴悠长的音符为五月音乐节闭幕画上延绵不绝且回味无穷的圆满句号。

王健特意选择了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的三套作为独奏音乐会的曲目带给北京的观众,“巴赫无伴奏组曲,对大提琴家来说是最重要的曲目。我在国内演出过很多次这套作品,每次观众的反映都非常好,这套作品远远不像大家想象的无聊,每首曲子都不长,但是很有意思,这套作品的接受程度是超过很多古典音乐的。”

在王健看来,一个好的演奏家除了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外,最重要的是要敏感,“在声音当中能够捕捉到情绪的触动,演奏家的敏感程度必须要超出常人,当你拉琴的时候,心一定是打开的,是会被触动的。有些人就是一辈子都不愿意落泪,或者说不会被感动,那他是搞不了艺术的。”

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要具备宏观视野

“我跟很多传奇的指挥大师和演奏家合作过,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我一生的财富。”王健透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小提琴家斯特恩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我的成长可以说斯特恩一直围绕在周围,我潜移默化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斯特恩拉琴是世界大师了,但如果你听过他讲话的话,你会很快就明白他拉琴为什么这么高明,因为他讲话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也是少见的,可以说是大师级的。”从斯特恩的身上,王健看到了什么是伟大的音乐家,“一般的音乐家只会拉琴,只对音乐感兴趣,但到达一定地步再往上走是不可能的了,但斯特恩的境界就很高,他之所以是这么伟大的音乐家,首先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宏观的视野,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练琴和演出之余,读历史书成为王健最大的兴趣。“在历史中,我们会看出比较真实的人性表达。”王健表示,“历史看多了,你就会知道,我们身边这些令人纠结的事情其实是不用纠结的,因为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过无数次了,你的这些不开心或者说是得意忘形,其实都是不必要的。”

中国古典音乐环境欣欣向荣

去年年底,王健回归母校,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相比近40年前的学习环境,王健认为现在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比以前好太多,“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某种程度上已经没有国内和国外的区别了,全世界最好的演奏、最优秀的理念、最优秀的演奏技巧,他们随时都可以在网上看得到。加上现在古典音乐在国内欣欣向荣,听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们都在学,从艺术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环境是非常好的。”

但王健仍然给有志于走上音乐道路的孩子们提出了建议,“学习音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真的喜欢,如果身心能够在音乐中得到满足感和触动的话,音乐绝对是你的好朋友。如果没什么触动,我劝你还是不要搞音乐,因为太累了。”此外,王健也看到,现在很多学琴的孩子们很喜欢跟别人竞争,“这些孩子会更关注别人的成就,喜欢跟别人竞争,我觉得这个是不太健康的,一个人一辈子唯一要竞争的就是自己,你跟自己竞争会有效果,但你跟别人竞争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加的焦虑和不安,搞不好会很伤害自己。”

不仅是学习环境更好,王建认为,现在中国的古典音乐环境欣欣向荣。“在国外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观众来听音乐会,国内有很多年轻人来听,这是非常不同的一点。”王健回忆有一次自己跟一个英国乐团来中国巡演,一次演奏中,有些小孩子在音乐厅跑来跑去,秩序有点乱,但没想到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却对王健说,这是最令他感动的一场音乐会,“有小朋友在听我们的音乐会,这在国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这些孩子们,才知道古典音乐是有希望的。当时我听了他的话非常感动,所以我觉得在国内这些现象都是非常优秀的。

音乐会现场摄影/刘方

标签:

推荐阅读

今日快看!“我从不刻意追求艺术,真正的艺术就融入在生活里”

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 统筹 满羿从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中的“中国大提琴神童”到享誉国际的大提琴家...

4元起步 那些影视剧背后的评分是这样刷出来的

饭圈、水军在豆瓣刷分、刷评、刷赞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打起了经典影视剧的主意。5月29日,一条“央视...

在博物馆里“富养”孩子 快消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张峥小丽 画我们之所以说孩子在博物馆里能够得到最好的“富养”,是因为博物馆往...

关注特需儿童 纪录电影《画布上的起跑线》羊城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舒家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5月30日,纪录电影《画布上的起跑线》在广州青宫电...

每日信息:X美术馆举办“少女的收藏101”展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李丹萍)阔别半年,X美术馆在迁馆新址后重新与公众见面。日...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