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一群特立独行的“蛙人”:不“卖崽”只为“疯玩”到底 世界热头条

  • 2023-06-08 09:10: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婧懿实习生王欣婷

统筹/林艳张彬


(资料图)

“青蛙小杨”和朋友

蘑菇和路人的互动瞬间

蘑菇在“搭讪”外卖小哥

“青蛙小杨”和小朋友们成了好朋友

“青蛙蘑菇”

路人跑过来和蘑菇击掌

青春派潮流

踩进扁扁的绿脚掌,提起“蛙身”再撸上袖管,最后捧起圆鼓鼓的“蛙头”套到头上。就这样,蘑菇(化名)从一个纤瘦轻盈的窈窕淑女摇身成了一只略显臃肿的“蛙巨人”。

通常,“蛙人”出街,脖子上总会挂一个收款码,手提着一串小青蛙气球,吆喝着“卖崽”。而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发现了一批与众不同、像蘑菇一样特立独行的“蛙人”,他们出街不为“卖崽”挣钱,纯粹是想卸下社交防备,变身“社牛”,“疯玩”到底。

过“蛙瘾”

社恐穿上蛙服尝试与陌生人互动

穿青蛙服上街“卖崽”的视频早已攻占短视频信息流的主页。那天,蘑菇也刷到了一个“卖崽”视频:“父子俩都穿着青蛙服,爸爸手里牵着一根杆在前面走,杆上挂着很多小青蛙气球,儿子则拉着杆子的另一头,在后面乖乖跟着。特别逗。”

蘑菇瞬间被这只“丑”青蛙圈了粉,“我恰好很喜欢那种脑袋大、嘴巴大的丑东西,它们看起来‘人畜无害’,比较好接近。”蘑菇说,自那之后,她的心里也种下了一颗小小的“妙蛙种子”,“有朝一日,我也要过一把‘蛙瘾’。”

机会很快就来了。5月20日是个周六,天气好到让人觉得不出门就是浪费光阴。蘑菇和朋友皮皮(化名)以及另外一个好友相约一起变装后去逛奥森公园。在此之前,蘑菇从二手平台的同城卖家那里租了一套“蛙服”,想要趁此机会给皮皮提前庆生。

穿好青蛙服,皮皮在蘑菇和另一个好友的指引下,挺着大肚皮颤颤悠悠地转身,钻进电梯,来到楼下。三个人各自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前后呈一字形排开,向着奥森公园行进。

迎着风,皮皮戴的青蛙头已经开始向左边微微倾斜,她只能一只手扶住头,单手骑车控制车头,一路奋力保持着平衡状态。一只硕大的青蛙摇摇晃晃地蹬着小单车出现在马路上,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朝她投去新奇的目光。

来到一个红绿灯路口,皮皮垂下自己的两条青蛙腿,点地刹车,她稳稳地停在了一个骑山地车的男生旁边,然后鼓起勇气轻轻地拍了一下那名男生的肩膀。在对方惊奇地看着眼前的“丑”青蛙时,皮皮又歪着头挥了挥手。这时,反应过来的男生立马拉下口罩,笑着掏出手机,和皮皮来了一张自拍合影。

其实,皮皮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社恐”,那天,她“打头阵”穿上青蛙服也是希望能在生日这天突破一下自己。

路上,皮皮几乎和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挥手打了招呼,“但她多数时候都隔得比较远,羞于上前,如果别人没有给她回应,她就原地‘emo’了。”

蘑菇还记得当天特别温馨的一幕:当时有一群小孩子刚好路过她们,为了给皮皮鼓劲加油,蘑菇就告诉孩子们,今天是青蛙姐姐的生日,意外的是孩子们竟挨个走到皮皮面前,奶声奶气地祝她“生日快乐”。

没过多久,奥森公园的大门出现在眼前,正当蘑菇她们还在担心“蛙人”不能进入公园时,门口的保安竟然笑着冲皮皮敬了个“蛙礼”。就这样,三个人开开心心地往园里走,但不知何时,她们发现身后多了两名保安员“护航”,吓得她们赶忙停下解释:“不卖东西,不卖东西。”对方才离去。

青蛙公园之旅的开端有惊无险,但随着她们往公园中心走,人群变得熙熙攘攘,蘑菇明显感到皮皮有些“应付不来”了。于是,她接过“蛙服”穿上,真正的“社牛”要登场了。

频互动

社牛追着路人分享火热的快乐

如果说“青蛙皮皮”让人感觉乖巧懂事,“青蛙蘑菇”则有着喷薄而出的热情。只见她转圈、比心、飞吻,一路蹦蹦跳跳地和迎面而来的路人打招呼,隔很远时她就开始立定、挥舞手臂,等待对方过来击掌。如果路人拒绝和她互动,蘑菇甚至会追上去拍拍对方的肩膀,然后举起大大的手掌,再次索要回应。“路人只要看到了我,我就不会‘放过他’,我会追着他互动,要不这青蛙服岂不是白穿了。”蘑菇笑着说。

在奥森公园逛了一圈,她收获了无数大小粉丝,有一对龙凤胎宝贝看见“青蛙蘑菇”就直冲了过来,他们一人抱着一条“蛙腿”,搞得蘑菇哭笑不得,只好艰难抬脚前行。

一群女生正在草坪上春游野餐,蘑菇毫无违和感地加入了她们,女生欢呼着拉她一起拍照。玩累了,蘑菇就乖巧地坐在她们面前,其中一个女生一直在温柔地摸着蘑菇的大“蛙头”。这时,旁边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男孩闯进了蘑菇的视野,他正趴在草坪上拍写真,看见“青蛙蘑菇”,他抬起头、瞪大眼睛,更靠近了一些,后来,在男孩妈妈热情地邀请下,蘑菇也出镜陪小男孩一起进行了拍摄。

蘑菇还遇到一位看起来有些落寞的男生,他一个人坐在桥边,长久地低头盯着手机。出于好奇,蘑菇慢慢凑了过去,但不经意间瞥到了对方的手机屏幕,“他好像一直在等一个女孩子,等了很久。”

蘑菇说,当她靠近时,明显感受到了对方的低气压,那一刻,她也有些慌了神。但蘑菇还是小心翼翼地往男生那边挪了挪,挥挥手打了招呼,看到男生用短暂的微笑给予回应,蘑菇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她心里想得很简单:“希望自己的快乐能感染对方,至少能给他一丝安慰。”

从下午4点多戴上“蛙头”,到6点多回家休息,蘑菇的这场“蛙人社牛solo”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第一次长时间包裹在青蛙服里,虽说收获了无限快乐,但代价也是不小的。

蘑菇166厘米的个子站在青蛙服里,视角也相当别扭。她只能平视,如果想要看到脚下的路,必须用手往下扒青蛙的嘴,勉强试探着前行。

蘑菇回忆,光是下楼的过程,她就有好几次险些踩空,“你的身后和脚下都是视线盲区,要是有小朋友贴着你,转身时还可能碰到他们。”但这些困难比起“火热”的体感温度,简直都是小事一桩。变装的两小时,暴热的感觉传遍了蘑菇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草绿色的蛙皮摸起来是T恤材质,但蛙皮里面还有一层棉的内衬,蘑菇稍微一停下来,就会感到闷热难耐,而更让她崩溃的是,蛙服背后的两个风扇并不是帮助散热的,而是为了让青蛙的肚皮鼓出来。而且,风扇需要用充电宝供电。因此,蘑菇在身后背了一个书包,专门用来放巨大的充电宝,全程也只能负重前行。

尽管又热又累,蘑菇却坚持着全程没有摘下头套。“纯粹是玩得太开心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而且我也怕破坏了小朋友们的美好幻想。”蘑菇说。

“疯一把”

是压力释放也是一种保护

其实,蘑菇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银行职员,负责后端的审核工作,这要求她必须时刻保持严肃紧绷的精神状态,“虽然我的岗位不需要迎客,但是也会有很多规矩:要及时关注客户的流水,核对数据也必须一丝不苟。”因此,蘑菇说她穿青蛙玩偶服也是为了给自己解压。

蘑菇的性格本身比较外向,她觉得,穿上“蛙服”更能放大自己的这一性格特点,能让她玩得更加欢脱,“套上青蛙服,就没人能认出你来,出街也可以‘无所畏惧’。但在平时,我上街不可能主动去和陌生人搭话,也不会看到陌生人就拍拍人家。”

蘑菇把穿青蛙服出街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后,和预想中的一样,获赞无数,她的很多朋友纷纷留言,“等凉快一点,也亲自体验一下”。蘑菇和同事们已经约好,她们会穿青蛙服一起出席变装派对。

有意思的是,“蛙服”解放天性的魔力可能远不止于此。

在蘑菇眼里,她的男友是一个“超级社恐”,平时特别拘谨,总是喜欢给自己设置很多条条框框。当蘑菇把自己穿青蛙服的照片发给男友时,没想到他竟然问:“玩偶服是不是明天还在?那我们可以一起穿出去玩。”

晚上八九点钟,趁着天气稍微凉快了些,蘑菇和朋友们再次整装出发。当天,蘑菇的男友刚好有同事聚餐。这时,蘑菇又用开玩笑的口吻问男友:“可以在你们聚餐时穿着青蛙服去找你,跟你的同事们打招呼吗?”本以为男友会觉得没面子,结果对方却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

这样的回应简直让蘑菇又惊又喜,尽管最终她因为时间原因没能及时赶到,但后来听男友说,为了等她出现,他故意拖延了时间,让同事们晚点散场。

穿上青蛙玩偶服,犹如披上了现实版“momo”马甲(“momo”不特定属于某个人,是网友们用来匿名隐藏在群体之中的方式),赋予人以勇气。

来自深圳的小杨(化名)也有同样的感触。她是一名律师,为了给当事人留下沉着冷静、不浮躁的印象,平时总会刻意让自己保持“低调”。但在25岁生日那天,她决定做回真实的自己。“之前有从b站上看到一些穿玩偶服出街的小视频,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我决定‘疯一下’。”为此,她在生日当天花100元租了一套青蛙玩偶服,和朋友一起去了深圳滨海公园。

“穿上的是玩偶服,摘下的是面具:那个需要在人群中保持冷静、理智、客观的面具。”小杨说,穿上玩偶服的那一刻,就像坐上了时光机,一下子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甚至想跟小朋友做朋友了。“因为大家看不到我的脸,所以我可以无所顾忌。走路可以蹦蹦跳跳、扭来扭去。”

小杨觉得,正是因为这样可爱的卡通形象,路人才变得非常包容,“倘若脱下玩偶服,依然在街上边扭边走,恐怕会招来异样的目光。所以,这个玩偶服既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保护。”

意义

努力找回本真的自己收获单纯的快乐

“跟风买了青蛙服,真的很好玩,但缺点是比较闷热,正在纠结要不要退掉。”

“别退了,这玩意儿能治‘社恐’,我就是专门买来发疯的。”

这是某社交平台上的一条帖子和跟评。北青报记者发现,穿玩偶服上街作为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正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虽说“卖崽青蛙”的最初目的是靠可爱、“人畜无害”的卡通形象吸引路人,“卖崽”挣钱。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卖崽”这一属性,他们不以此谋生,只为取悦自己。

网友毛茸茸说,穿上“蛙服”在大街上“发疯”,真的太快乐了,“没想过这辈子能在万达门前的空地上打滚,感觉整个长春都是我的。”在网友PARTYDAY看来,仿佛平日的矜持、严谨和放不开都能统统收进青蛙玩偶服里,解开了束缚,也真正地放开了自己。

如今,这些青蛙玩偶俨然成了街头的新物种。但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从众多玩偶形象中挑中青蛙服却并非偶然。

据了解,“卖崽青蛙”的设计者是江苏南京的一位宝妈,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动画片《葫芦娃》中的蛤蟆精。在动画片中,蛤蟆精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配角,它们是蛇精手下的小喽啰。它们出现时,最经典的一幕就是连跑带滚地来到头领鳄鱼精的脚下,慌里慌张、结结巴巴地喊:“报——不得了了,葫芦娃打过来了。”

而穿越时空从二维穿回现实世界,蛤蟆精变成了“卖崽青蛙”,手里的钢叉也变成了一串青蛙气球,但性格胆小、缺乏技能、存在感不强的形象特点和内核始终没变——他们自称“生活所迫,卖儿卖女”,也正是这副“苦哈哈”的形象受到了网友们的青睐。更有网友调侃,“小时候,人人都喜欢能降妖除魔的葫芦娃,长大后,大家却从青蛙精身上找到了更多的身份认同。”

小杨对此表示认同,在她眼里,蛙皮之下其实是一个个鲜活具体的普通人,蛙的迷人也在于它写实的“人”设。比如,蛙会拎着公文包坐地铁,带着没卖出去的“崽”瘫坐在公交座位上,也会像怕迟到似的把共享单车蹬得要起飞。

“‘青蛙’生活艰苦,但是仍然坚持‘卖崽’,是一种搞笑又励志的打工人形象,看到它就总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亲近。”小杨说。

“‘要接纳自己’是我体验穿‘蛙服’上街的另一种意义。”在小杨看来,通过穿“蛙服”上街,她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可爱、喜欢表达情绪又略微疯狂的人,而不仅仅是冷静、专业的打工人,“我要努力找回本真的自己,收获单纯的快乐。”

不过,小杨也提到,经过这次放飞自我的体验,当脱下青蛙玩偶服再出门逛街时,她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平衡好自己的状态,在什么环境就扮演什么角色,做恰如其分的事。只不过,心底里,我还是更喜欢那个单纯快乐的自己。”

受访者供图

标签:

推荐阅读

一群特立独行的“蛙人”:不“卖崽”只为“疯玩”到底 世界热头条

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婧懿实习生王欣婷统筹 林艳张彬“青蛙小杨”和朋友

《教育的浪费》《教育的市场化边界》新书发布:数智时代教育面临新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桂杰)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

电影《力量密码》特别献映礼在宁波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刘海伦)近日,电影《力量密码》在宁

期末考完来贵州玩,免门票!-世界热点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贵阳6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雅娟)记者今日获

文化类节目:迭代升级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只此青绿》剧照《中国考古大会》海报《典籍里的中国》海报【热点观察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