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公里桃花坞》(下文简称《桃花坞》)已经成为视频网站头部综N代节目,嘉宾阵容一直颇为华丽,每一季的招商也很不错。哪怕节目争议不少,不可否认的是,《桃花坞》确实有它的核心竞争力,定位为“实验类群居生活社交观察真人秀”的它,目前在国内的综艺赛道上没有竞品,也是少有的国产原创综艺IP。
《五十公里桃花坞3》的17个嘉宾
三季以来,节目都是相似的模式:将15人-17人拉到名叫“桃花坞”的新型社区——每一季的录制地点不同,进行21天的群居生活实验。一次性请来这么多明星,有参加过两季节目的“老坞民”,有第三季才加入的“新坞民”,有嘉宾上节目之前就已经熟悉的,也嘉宾跟谁都不熟的……熟悉的陌生的凑一块,有人抱团有人努力融入,有人神经大条有人相对敏感……确实可以形成大型“修罗场”场面。
(资料图)
乍一看,这类明星一起到山间田园度假的慢综艺,以前不是有过了吗?但《桃花坞》与《向往的生活》这一类型的慢综艺有所不同。《向往的生活》本质上是几个固定的“主人”招待“客人”,客人的流动性很大,并且主人和客人每一期节目也有相对清晰的任务(基本就是准备食材、下厨和吃饭),主客之间以及客人之间的社交不见得是最重要的。
《桃花坞》有一个“建构理想社区”的大目标,但它更倾向于“无为而治”,节目并不会每一期都给到嘉宾们具体清晰的任务,而是要求嘉宾自己去找点事做。就比如《桃花坞3》中,嘉宾们为了赚取在桃花坞中流通的“桃花币”,就得组队设想一些“业态”,有事做才有桃花币。
桃花坞各种有的没的“业态”,明星们为了找事做也是绞尽脑汁
这个业态其实就是“没事找事做”,嘉宾基本上是想一出是一出,节目组不多干涉,还会帮嘉宾把业态“落地”。目前桃花坞的“业态”,有流传了三季、运营得有声有色的“650电视台”,有美容馆,有餐饮接单业务,还有捞鱼,捡羊粪……
650电台搞得有声有色
总之,《桃花坞》看似“无为而治”,让大家好像没啥事干,实际上是想尽办法让这么多明星“社交”起来。一旦社交起来,也就有了“坞学”。
三季下来,“坞学”已经形成了颇为稳定的“三部曲”。
“尴尬”
首部曲的主旋律是“尴尬”,充分还原观众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可能遇到的尴尬。
节目组为了还原尴尬,在很多环节的设置上“煞费苦心”。比如《桃花坞3》一开始坐车,让王传君和鸟鸟两个原本就比较社恐和内向的人同坐一车,整个场面确实如花字所说,是“社恐的终极对决”,两人嘴唇一直做热身运动,可谁都没勇气开口说一句话,直到李雪琴的导航语音打破沉默。
氛围是有些尴尬
再比如嘉宾们一到桃花坞,节目组就给大家安排了一个名为“坦诚相见”的活动,它来自云南少数民族的习惯——春浴,希望卸下象征身份的服饰后,可以让每个人更快地认识彼此,完成一次有温度有质量的社交。
也很尴尬
这一场活动最后变成一堆人尴尬地挤在一起泡脚,社交距离很“危险”。“老坞民”彼此熟识还好,关键是这一次来了好几个“新坞民”,熟悉的陌生的穿插着凑在一块,那么多人要有共同话题很难,难免有冷场的时候,只能没话找话地尬聊。
节目的第三期,节目组又搞出一个“换人”规则。15名嘉宾(宋丹丹、张国立因高反提前离开)分为三个家庭。桃花币人均第二的家庭,必须内投一个家庭成员,与人均桃花币排名第三的家庭的一位成员互换,桃花币排名第三的家庭无任何选择权,只能接受。这意味着,这两个家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熟悉和舒适又要被打破,有一个家庭成员得离开,有一个相对陌生的人要成为新的家庭成员。
规则强制换人,两个家庭的成员都很不开心,最后王鹤棣与汪苏泷分别换了家庭。两人都“身在曹营心在汉”,融入新的家庭多少显得有些不适应。
哪怕是社牛的王鹤棣,刚到新家庭时也有种“多余感”
节目组是有意设置这一规则,它就是要让明星被迫社交起来,就像旁白的理论说的,“当个体被动加入新环境时,社会适应的心理会迫使他们主动社交,以在新环境中找到安全之地。”
网友看影视节目时经常有“尴尬地抠出了三室一厅”的类似吐槽。但桃花坞的“尴尬”不会让观众产生放弃追看综艺。因为综艺所呈现的社交尴尬场面,本质上是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交场景的延伸,由此让观众产生“替代性尴尬”或者“共情尴尬”——我们可以共情当事人在当时处境里的感受。节目也试图通过一些社交理论的点拨,适时给观众带来一些开导。
“撕”
中部曲的主旋律是“撕”,它承担了《桃花坞》每一季刚开播时的流量密码。每一季开播时都有“撕”出圈的名场面,这也是不少人将“坞学”与“花学”相提并论的原因。
比如第一季一开篇有宋丹丹与张翰的尴尬对话、张翰与陈陈陈的尴尬对话,第二季有宋丹丹领衔的“窒息9分钟”。这一季有宋丹丹的地方依然金句不断,但因为宋丹丹有高反暂时停止了节目的录制,没有宋丹丹领衔,《桃花坞3》没有放弃搞事情。
第二期正片中,任敏与汤晶媚起了“纷争”。因为来桃花坞不是得“没事找事”嘛,任敏事先认真准备了王菲的歌,打算组一个“半吊子乐团”。同组的汤晶媚很积极,到处纳新,在纳新过程中从其他“坞民”那里听说了乐团在执行上有难度,于是汤晶媚听从了宋茜建议,中途改了方案,连乐队名字都改成了“从零开始”……之后,汤晶媚才去找任敏说,“如果我们理念不相同,可能我们就先往前做我们的事情”。这么一来,最早提出方案的任敏反而成了可有可无之人。“等于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她们已经组了(乐队)”,任敏委屈得哭了。
任敏伤心哭了
整个事情在热搜上轰轰烈烈挂了两三天。一开始很多网友支持任敏,认为汤晶媚中途截和任敏idea的做派太像职场中抢创意的“老资格”。汤晶媚做事很积极,但在集体生活中确实忽略考虑别人的感受了。
后来节目组放出了花絮,汤晶媚在邀请她人时有提到这是任敏的提议;宋茜卷入其中则属无妄之灾,她只是在汤晶媚询问她时善意地给出答案而已,但剪辑凸显了宋茜在决策中的作用……现如今风向似乎又变成了有些人骂任敏“矫情”,宋茜的粉丝骂节目组“只有宋茜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网友吵了两天后,节目组姗姗来迟挂了澄清的花絮。这种“撕”的热度是双刃剑,慎用。
真人秀当然会有冲突存在,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跟普通人相比,不少明星十指不沾阳春水,受不了什么大的委屈,彼此之间更容易有龃龉。但明星也是“人精”,多少也懂得在镜头面前做做样子。因此,综艺节目里的“撕”很多时候是剪辑的效果,可能明星私底下三下五除二已经化解了,但剪辑仍然在“夸大其词”,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
对于节目组来说,“撕”所带来的流量从来都是双刃剑。好处是将网友裹挟到骂战中,在舆论掀起血雨腥风,提升节目的能见度和流量。坏处是,有可能让部分网友觉得节目太吵嚷了,让人看了糟心,从而放弃了节目。
“治愈”
可事实上,无论“尴尬”还是“撕”,都只是《桃花坞》的一部分而已。不要忘了《桃花坞》“建构理想社区”的诉求,这档综艺的尾部曲的主旋律是理想社区中的“治愈”——那就是人与自然的亲密相处,是一群人一起做好一件事,是一群人的情感关系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
度过了一开始的“尴尬”,和舆论中昏天暗地的“撕”,《桃花坞》到后期本质上就是治愈系的慢综艺。这从“老坞民”的自在状态可见一斑。
“新坞民”刚来的时候可能还有点不适应,但“老坞民”已经如鱼得水,也很放得开,他们聚在一块就能制造出很多爆笑名场面。比如孟子义美容馆开张,第一单是给徐志胜卸妆,全程笑点密集。鸟鸟吐槽徐志胜是“何德何能”,但徐志胜的肢体语言也泄露了他的如坐针毡。
“老坞民”总是笑声不断
比如宋丹丹在,观众可能觉得烦,宋丹丹一走,节目组还真有点失去了主心骨。其实每一季到后头,宋丹丹都有那么一点“大家长”的作用,她偶尔是“倚老卖老”了,但总的来说是可爱的,镇得住场子、调动得了氛围、也开得了玩笑。
比如节目播了三季,也坚持了三季的业态“650电视台”(这一季以汪苏泷、李雪琴、李嘉琦、徐志胜为核心),他们凑一块随便聊聊都像是在说相声,氛围轻松自在,每个人都有梗有好笑。在桃花坞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不可或缺的氛围制造者——他们都很能整活,都有不让每一个梗落在地上的自觉。
王传君来桃花坞的前后对比,更鲜明体现了桃花坞的治愈可能。第二季王传君成为“新坞民”的时候,他多少带些刺。但与王鹤棣和武大靖组成“三傻”组合后,几个人没心没肺玩在一块,王传君交到了朋友,获得了快乐。来参加《桃花坞3》时,王传君已经是“老坞民”了,他说,“每年最开心的一段时候又开始了,我们的桃花坞”。
第二季王传君刚来桃花坞,肯定不是这么想的
有一天早上起来,王传君热情地跟其他“坞民”打着招呼,坐着看美景,他抒情地感慨道,“很久违的那种感觉,有邻居在,邻居可以相互打招呼,都很亲切,我觉得如果一直在这种环境下,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从近的坡,远的山,不同的植被,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然后坡上还有牛,你目光可及的这些流水、牛羊,它们似乎比你更加充满着生命力,而这些生命力不断在心里面治愈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如果一直在这种环境下,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这段话让桃花坞,都快有那么一点“世外桃源”的意味了。
尔后当王传君被“流放”到山上时,看见日出时惊心动魄的红霞,被治愈了他不禁湿润了眼眶。
王传君和王鹤棣都被大自然治愈了
王传君与王鹤棣的相处细节,很好地体现了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节目组以“君君带崽记”来形容两人的关系恰如其分。王鹤棣的个性就很大男孩,真诚,可爱,爱玩,臭屁,好相处,热情,没有那种世故感和油滑感,心思也很细腻,是那种能够散播能量与快乐的暖心小太阳,比如当王传君被“流放”时,兄弟情深的王鹤棣也上山陪着王传君。王传君喜欢和他相处,有一种“带崽感”,累并快乐着。
王鹤棣确实是王传君喜欢桃花坞的重要理由
这才是《桃花坞》节目播到后头的“真谛”,也是节目社交实验的目的:让“新坞民”成为“老坞民”,让“老坞民”爱上桃花坞,让桃花坞真正成为理想社区,让每个“坞民”可以自在自洽无忧无虑地住在其中。当然,我们都知道“五十公里桃花坞”这个理想社区本质上是“行为艺术”,但就像观看某些文艺作品一样,重点在于观看过程的享受,哪怕无法亲身经历。
《桃花坞3》不是适合所有观众的口味,不同的观众可以找到挑剔的理由——喜欢治愈的人讨厌节目的“撕”,想做社交观察的人对慢综艺的治愈审美疲劳……但不论怎么说,“三部曲”的不同看点矛盾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确实让《桃花坞3》成为市面上无竞品的节目。
标签:
《五十公里桃花坞》(下文简称《桃花坞》)已经成为视频网站头部综N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为迎接“文化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王凤栖)近日,“新疆是个好地方”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一场别开生面的舞台剧,
一点也不意外,上影节的经典旧作一开票,就被一抢而空。自2014年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