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为什么我还是支持被吐槽的“研学”

  • 2023-07-27 17:05:25 来源:澎湃新闻

7月14日,研学团队的学生在开封博物馆参观。新华社 图

暑假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到处都是全国各地来的研学少年。他们戴着各种颜色的小帽子,穿梭校门口、地铁上,他们的人数之多,已经成了街头一景。


【资料图】

不过从新闻里看,很多孩子的研学之旅谈不上满意。要么进不去校门,要么就是匆匆一瞥、走马观花,甚至很多人都已经出发了,却发现票还没预约到。在采访中能看到,很多孩子、家长都后悔报名了所谓研学。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唯一的一次研学,那是很多年前,在我高考完的暑假。有一天我和朋友在外面吃完晚饭,她跟我说,咱们去大学里逛逛吧。我跟她就各蹬了一辆自行车,去了本地的三所大学。

我们首先到的是一所离我们最近的二本农业院校,到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傍晚下课的点,恰好看到乌泱乌泱的学生走出校门,三三两两、勾肩搭背。“你看你看,他们都是去网吧的。”我的朋友很有经验,一眼就看出来了。她的语气里还略带一点“鄙夷”,好笑的是,这里后来成了她的母校。

然后,我们又骑车去了一所综合性大学,文理科比较平衡。在校园里转了一圈,我们就一个感受,“谈恋爱的真多啊”,尤其是有了之前那所农业院校的对比——那里男女比例极不平衡,这也可能是学生只能去网吧的原因。

有一幕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来到一个操场,那里有一排乒乓球桌,每一个桌子上都坐着一对情侣,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坐在那儿。不过,对当时刚刚高中毕业、连早恋都没经历过的我来说,那真是大开眼界。看到此情此景,看到这些忙着谈恋爱的大学生,我心下也是暗暗说道:“要是真到这上大学了,倒也挺不错。”

再后来,我们去了当地最好的一所理工科院校,它在全国也很有名气。我们到得有点晚了,但有一幕却让我们震撼:有一座图书馆,被自行车围了好几圈。我们在外面看着灯火通明的图书馆,想象里面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又骑了一段,看到一个“国家XX实验室”的大门。说实话,那是年少的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挂着“国家”字样的标牌,心里不由得生出敬意。我连“区三好学生”之类的奖励都从来没拿过,看到一所大学和“国家”联系在了一起,立刻有了一种没来由的崇拜。我的朋友也忍不住感叹:“好大学就是不一样。”

现在想想,其实这次研学对我的大学选择也没什么影响,我没去这三所中的任何一所,既没去谈恋爱,作为一个文科生也考不上那所著名的理工科学校。而且我的观察其实也非常肤浅,上网、恋爱、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实完全也不冲突。我看到的那些细节,都很有偶然性,完全不能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依据。

但时隔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我那次游学之旅,在那个黑灯瞎火的夜晚,和朋友浮光掠影的一瞥。对于一位高中生来说,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庄严,我也懵懂地感到,大学生有很多种,我可以选择我想成为的样子。

所以,即便现在研学有各种槽点,但我依然觉得研学是必要的。现在的少年,也许早就习惯了从短视频获得娱乐,但他们依然需要看到某种沉浸的力量——比如在一块大草坪前,仰头看向那些古朴的建筑,去窥探知识的堂奥,他们需要接触一些更持久、更深沉的东西,给年幼的人生铺垫一些基石。

从这个角度看,我也很希望大学能够扩大跟社会接触的面积,想方设法提供更多研学的机会,向来自各地的青少年敞开。大学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只是露出云中一爪,或许就是在一个孩子心里播下种子,给他一个锚定一生的方向。大学有这样的能力,也希望它们能不负这样的期待,或许一个崇拜知识的社会,其重要来源就是有一批胸怀宽广、校门敞开的大学。

标签:

推荐阅读

为什么我还是支持被吐槽的“研学”

7月14日,研学团队的学生在开封博物馆参观。新华社图暑假到了,我所在

历经多次改编,每版都有看点,神话史诗“封神”焕发出新意

记者宋说历经十年创作的暑期档重磅国产大片《封神第一部》,目前总预售

北师大“电影下乡” 第二轮活动广西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晓东)一场以“电影+青春:

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第二届中外地理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管弦乐团举行成立20周年慈善音乐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7月25日晚,“青春的交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