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当青年导演“撞”上孔子……

  • 2023-09-08 09:56:22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孔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

在青年导演王沐看来,孔子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很多人从小就会背《论语》,知道关于孔子的很多典故,但如果想真正聊起儒学是什么样,可能很难说得清。”对于来自孔子故里山东济宁曲阜的导演张肖来说,孔子是他的青春,也是他的精神宝库,“从孔子的思想和作品中可以挖掘到很多受用的东西”。


(相关资料图)

“孔子如水,平时你可能并不在意,但一旦水源被切断,生命便会从此干涸。”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孔孟之道、儒家精神融入每一个中国人血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孔子不仅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全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8月下旬,“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山东济宁曲阜举行。在孔孟之乡,尼山孔子塑像之下,5部关于孔夫子的“问道”系列话剧上演。青年导演通过不同的视角窥见孔子性格,讲述他们眼中的孔子故事。

8月下旬,“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山东济宁曲阜举行。其间,5部关于孔子的原创“问道”戏剧上演。峰平山海团队摄

青年导演眼中孔子的故事

少年孔子怀着满腔热血,立志恢复周礼,创建一个仁爱的世界。然而在春秋战国的动荡时代,礼乐崩坏,群雄逐鹿。是坚持理想还是流于世俗?面对生命、社会和命运的抉择,孔子陷入困惑之中。由孙悦导演的话剧《孔子·游》以“问道老子”贯穿始终,呈现孔子在挫折面前的纠结与挣扎,讲述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在话剧《子与阳货》中,张肖团队设置了一个和孔子对立的角色阳货。他们一个立志于学习礼乐,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一个专修权术。两人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着时代,虽没有共事,但彼此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止。

《长什么样不重要》则从当代泥塑学生孔文的苦恼出发,她被要求为孔子塑像却不知其样貌,困惑之余她梦回春秋,看到了孔子的成长历程。导演王斯汀坦言,本剧的创作源于不同时代的孔子塑像和画像。她和团队发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孔子的想象不同,有的朝代塑造的孔子衣着朴素,有的冕服章华,元代甚至出现了身着胡服的孔子形象。“泥塑和评价有共通之处。”王斯汀希望以此为载体,让书本上遥远的历史人物走出历史,让观众走近孔子。

如果说《孔子·游》《子与阳货》和《长什么样不重要》是以孔子为主角,直接讲述孔夫子的故事,那么“问道”系列的其他两部话剧《夜行记》《我见夫子,是山是水》,则是从其他人物的视角出发,间接体现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于世人的影响。它们没有直接写孔子,但处处是孔子。

厄于陈蔡之间第七日,孔夫子一行人到了艰苦卓绝之时。在《夜行记》中,书生、强盗、城中夜巡的兵以及当代的我,4条线索以“因何拯救孔子”为主体脉络,从多个角度展现孔子的人格和儒家学说的内涵。

《我见夫子,是山是水》以孔子去世后的第三年为创作背景,弟子曾参和冉有各怀目的,来到尼山拜访孔子生前的随侍杂役履正,引出一段关于孔夫子的麒麟之谜。“我们每天都在参与当下的历史,现在的我们可能就是在扮演历史中的人。”导演王沐经常会想,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很可能存在如剧中履正一样的人:他没有被写入历史,但在冥冥之中影响了关键事件的出现,由此为灵感创作了本剧。

创作要“反其道而行之”

在孙悦看来,现代人的思考方式或多或少都受到儒家思想影响,但很多人对于孔子的生平和学说可能并不清楚。如何通过话剧的形式讲述孔子故事,引发更多观众的兴趣,是孙悦在创作时的一大难题,也是不少内容创作者需要克服的难点。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译,青年导演们尽其所能,各显神通。

在《孔子·游》中,孙悦将影戏、偶剧和戏曲等多种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年轻热血、富有动感的孔子形象。《我见夫子,是山是水》则以说书的方式开场,同时运用杂技和京剧的手法,将历史情节放在相对当代的场景之中,帮助观众理解。导演李瑜在《夜行记》中加入古今对话,利用音乐、新媒体技术、肢体表演等多样形式,将孔子与现代思想进行连接。

“孔子怎么这么纠结,他什么星座呀?”“天秤座。”“哦,怪不得。”面对孔子的选择,《长什么样不重要》中的孔文时而吐槽,时而疑惑,时而钦佩。王斯汀在创作时充分利用了戏剧的假定性,通过现代人的视角回顾孔子的一生,以轻松的方式打开宏大的主题,同时在舞台两侧露出换装区,加入唱跳的表演方式。“我在尝试营造一种游戏感,用年轻元素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她表示,剧中同一位演员可能要扮演四五个角色,在这样的规定情境之下,即便观众看到了演员换装,但由于情境的迅速切换,他们也能进入剧情之中。

不只结合当代元素,《子与阳货》更是直接将历史记载变为了现代故事。在舞台上,孔子和阳货两个历史人物,身着现代服饰,摩托、摇滚乐接连出场;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两大集团领队,在对抗中呈现孔子的人生选择与观点。“反其道而行之”是张肖的创作逻辑,而“把作品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是他的创作原则。在他看来,戏剧舞台是自由的,没有限定,“在舞台上的人物不一定要多像孔子,在他身上能够生发出相像的特质,他就是孔子”。

将孔子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优秀青年导演们走进山东济宁,走进曲阜圣地孔孟之乡、儒学文化的发祥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田沁鑫希望青年人用创意火花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新时代征程上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展示时代的日新月异。

作为青年导演,应如何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王沐认为,年轻的创作者可以去做年轻人该做的事情,不必拘泥于复刻前辈的做法,而是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真正了解传统文化。

孙悦表示,创作要深挖故事内在,不能把孔子束之高阁,同时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王斯汀看来,不论是哪个时期的故事,人性都是共通的。“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能够引起年轻人共鸣的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她说。

对于青年导演来说,戏剧创作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王斯汀坦言,写作和排演《长什么样不重要》让她重新认识了孔子。“在创作这部戏之前,孔子对我来说就是教科书上的形象。”在撰写剧本的过程中,她和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孔子的一生。她发现,“原来孔子也有平凡人的一面”,也有痛苦与纠结。

“如果日后有机会,我想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梆子、昆曲等,融入到故事中来。”孙悦希望《孔子·游》在讲述孔子故事的同时,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话剧,观众也许能够发现某一个唱腔很好听,因此去研究学习。”

张肖认为,东方的价值观契合中国人自己的表达,当戏剧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会特别接地气。“青年导演了解年轻人的审美趋势和观演节奏,能够自然从容地创作出年轻人喜欢的戏剧样式,这是年轻创作者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同时年轻创作者也要向前辈学习戏剧表达的厚重感、历史感和敬畏感。”他说,年轻戏剧人会成长为中年戏剧人、老年戏剧人,但只要我们不停地努力寻找现实意义和当代意义,就会让戏剧,让自己永葆青春。

标签:

推荐阅读

当青年导演“撞”上孔子……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李丹萍孔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

更贴近青年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下旬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乌镇9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剑平)今天,

电影《老师,别哭》回到拍摄地韶关进行点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9月6日,电影《老师,

“美好中国行·遇见最美1号滨海风景道”采风活动启动

记者魏彪9月5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中国旅游报社联合主办的“2023

社群分享成网文盗版重灾区 网友入群看盗版反被“割韭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我有全文,点击我主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