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近日,一个叫作“量化生活”的网络梗在年轻人群体中很流行,指的是用数据来计算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比如说定制减肥、上网时间,甚至连谈个恋爱,都可以被“量化”。
豆瓣有一个近22636名网友关注的同名小组,介绍语写着:“量化生活的本质是认知自我,我们可以记录睡眠状态,记录学习工作时间,或者简单地记录我们的娱乐程度,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知道如何调控自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小组里面,有人分享自己的减肥计划“半年瘦了50斤”,用的方法是“将生活数字化”:通过精准的数据来控制饮食,从而针对性地设计运动频率,比如多喝一杯果汁,室内要多跑5.5公里;早起第一件事儿是,双脚踩到体重秤上,如果显示屏亮出的“数字”变大了,就意味着要适当增加运动频率。
网友@yyyyang写了一个可以“量化”网页浏览时间的扩展器,安装到电脑后,就可以统计“电脑主人”的上网时间和上网习惯,从而调整“网瘾”。
最常见的要属“量化金钱”和“量化时间”的工具,前者是因为许多人有记账和攒钱的需求,后者是因为不少人想培养规律学习的习惯。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量化恋爱”:把恋爱的亲密关系划分为不同的分数等级,比如说每和对象发一条消息,就相应地增加一点亲密度,开心时分数会增加,生气时分数会随之下降。而积累的分数,可以作为两人关系是否更近一步的参考。
这并不是在开玩笑,记者搜索发现,“量化生活”概念最早出现在2007年,由《连线杂志》的两名编辑提出。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网站将男女从恋爱走入长期感情的过程“量化”,中间需吃22顿饭、共度2次假期、花3000英镑买礼物,最后再大吵7次方可修成正果。
看到“量化生活”是一项“有利可图”的方向,已经有不少运营商开发出功能性的APP,方便用户“量化”自己的睡眠、学习、健康……有的还可以设置“提醒”,到点睡觉,到点喝水,到点关电脑,便于自己管理自己。
量化生活,靠谱吗?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赵伟说,在看完脑洞大开的“量化人生”故事后,的确给他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新思路。
“量化”这个概念,较早主要运用在与自然科学有关的领域,通过数据去测定现象,说明问题,阐释理论,形成一套有效的操作方法。
他认为,“量化”观念慢慢向大众的人文生活“倾斜”的背后,是大家越来越重视生活的“效率”,比如说想变得更健康,或是想达到减肥的目标。总之,是为了便于自己去管控事情的发展,表现在生活上,则是更利于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
“由自然科学衍生来的数据,似乎可以让一切有据可循,给人一种比较客观的感觉。”赵伟告诉记者。
可他并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量化”管理,尤其是关系到人的情感和欲望。矛盾复杂的人不是机器,少了点机械式的冰冷,多了点温情,打起交道来也有很多不确定性。
“就目前看来,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还是不可以一一生成对应的数字。”而且在他看来,很多时候,“量化”是为了追求统一的规律,“当你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量化’,人的独特性还可不可以被完整地呈现?”他在此划了个问号。
标签: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孙庆云近日,一个叫作“量化生活”的网络梗在年轻人群体中很流行,指的是用数据...
据人民网报道,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Tiamat人工智能艺术团队的展位吸引着好奇的观众,他们中有不...
本版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婧懿实习生宋佳旻蔡晓榆王芷统筹 林艳张彬▲佳怡和室友们动手制作纸壳宠物从...
新华日记者陈洁国内一项调查显示,表现有学习困难的儿童约占学龄期儿童的13%至17%。近年来,北京、上海...
齐鲁晚报记者 师文静近日,热播综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多档衍生综艺纷纷开播,既延续了这两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