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沈昭
综艺《我在岛屿读书》正在热播中,节目组在海南分界洲岛开设了一间公益性的“岛屿书屋”,邀请作家余华、苏童、西川以及旅行博主房琪作为常驻主理人,与飞行嘉宾发起对话,自由漫谈文学。
节目进行到第三期,关于它的讨论量持续增高不下。嘉宾们随意开启的话题,比如说“看言情小说有没有用”“喜欢读网文是不是低人一等”“读者要不要见作家”……到了播出的第二天,都可以在网上看到不少人“跟风”讨论。豆瓣平台开分后,该节目更是一举拿下了9.0的高分。可以说是,要流量有流量,要口碑有口碑。
【资料图】
唯一的差评是什么?有观众回答:“唯一的差评是更新太慢。”11月29日,记者登陆网播平台发现,《我在岛屿读书》的三期节目,期期突破了1000万的点击量。
读书综艺屡遭断尾,“高大上”难成金招牌
其实以《我在岛屿读书》为代表的读书综艺,并不少见,这两年更是随着文化综艺的热潮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可回到当下重审这些读书综艺,高口碑的不少,专业度也足够,不少节目却难逃“没了后文”的魔咒。
比如《一本好书》,2018年首播,2019年播出第二季,两季内容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但明显第二季观看人数发生了断崖式下跌。该节目以沉浸式舞台场景和戏剧表演、影像图文穿插等方式来演绎经典名作,又有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等一众老戏骨参与演出,是非常精致的一档读书综艺。但是原定在2021年播出的第三季却到如今都毫无音讯。
2018年的网综《神奇图书馆在哪里》也是如此,口碑很好,做得也非常精致,文化含量很高,但也是只有一季便没了后文。梁文道主持的读书综艺《一千零一夜》在观众的翘首以盼中也没有等来第三季,复播之日遥遥无期……
明明有明星嘉宾、有文化学者、有精品图书,可是读书综艺却总是难以为继。而且从《我在岛屿读书》所引发的热度来看,观众、市场对这类读书综艺其实还有这旺盛的需求。前后的反差恰好说明一个问题:“不是读书综艺没人看了,只是很难拍得好看了。”
回顾这些过往的读书类综艺,几乎每个都在说“想让观众从节目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爱上读书。”可是曲高和寡,节目打造得“高大上”并不是成功的金字招牌。观众喜不喜欢看,不能是节目组自说自话,不然连制作成本能否回收都是个现实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和《我在岛屿读书》的制片人颜小可聊了聊,除了节目策划、拍摄、制作的技巧外,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说服不上节目、不上综艺的作家
记者了解到,《我在岛屿读书》是作家余华首次在外景纪实类节目中亮相,也是苏童、西川首次以常驻嘉宾的身份出现在综艺节目当中。
提到余华,大家最熟悉的作品是《活着》。而近些年他在网络上走红,却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段子手”身份,一句句爆笑语录频出圈,比如说“我靠《活着》活着”以及“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让不少年轻读者“见识”到这位现实主义作家的幽默,垂直入坑粉圈。
但是翻看采访时间就会发现,余华这些出圈的语录大多来源于之前的旧视频。很少出山的他到底是如何被节目组说服?颜小可用了八个字来形容:“确实是挺费工夫的。”
第一次联系,余华就很直接地表明态度:“不上节目,不上综艺。”节目组不想放弃,又通过其它方式把信息带到他那儿,通过各种渠道去邀请他,“反复强调,这是一个聊读书感受的节目,不是一个娱乐类的节目。”
颜小可说,她猜想,余华最终被打动的原因应该就是节目的定位,以及制作组的多次邀约。她还记得,余华赶到录制地海南时,她过去接机,余华对她说:“其实好久没坐飞机了,好久没出来了,平时不太愿意出门,最后是因为‘文坛老友相聚来谈读书’的这样一个节目初衷,促使他参与节目。”
要求节目组“全员读书”
每个综艺节目都有自己的“套路”和“流程”,《我在岛屿读书》当然也是这样,不过与其它节目不太一样的是,他们在玩一种“很新”的体验。大多数综艺节目开拍前,会提前给嘉宾下发通告,明确告知什么时候在哪拍一段什么样的内容,因此经常还会有真人秀节目传出“摆拍”丑闻。
而这档节目却要“搞突袭”,主创团队和嘉宾约定一个大致的主题,剩下的就是“大家想干嘛就干嘛。”新颖的节目流程也给制作组成员带来不少挑战,毕竟一个词听不懂,就有可能被这些专业玩文字的作家“智商碾压”。
我们现在遇到不懂的问题,第一反应肯定是“百度一下”,而在节目准备中,颜小可反复向团队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不要信百度百科,不能简单地搜一搜,把信息拼凑出来,就去支撑我们的这一档节目。”她秉承的观点是,作家的书,要自己亲眼看过才作数。
不拿综艺思维来面对这档节目
对于节目播出后的效果,颜小可选择去信任作家们的精神世界,“和我以前邀请艺人嘉宾做节目,完全不一样。因为作家的思考,本身就是魅力。”在做节目的过程中,余华、苏童、西川轻描淡写抛出的一句话,往往就能带给制作组很大的惊喜。
“我觉得作家不应该成为娱乐节目的辅料,他们是构成一个好看节目的主料。”颜小可说,《我在岛屿读书》没有往综艺娱乐的方向上做摇摆不定的尝试,而且这也是他们最初答应嘉宾们的条件。
至于“去综艺化”能不能给这档节目的观众带来新体验,目前从已播三期的网络评语中,可以看出“效果不错”。正如一名网友留言:“偶尔从浮躁的日常抽离出来,闭上眼睛,静听海风和余华老师的段子。恍惚间,世界好像是安静的……”
标签: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孙庆云沈昭综艺《我在岛屿读书》正在热播中,节目组在海南分界洲岛开设了一间公...
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勉“想他们的时候,我就听他们讲话,感觉好像随时随地和父母在一起。”说这句话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1月30日,杭州国家版本馆举行版本捐赠入藏暨专家委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今日,中华书局点校本《周书》修订本新书...
融合非遗蜡染技艺与现代设计的服饰。资料图片非遗美食花馍。资料图片利用非遗掐纸技艺制作的“冰墩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