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焦点消息!“因角儿创戏” 北京京剧院“试”对了

  • 2023-01-30 10:55: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北京京剧院创作的现代京剧《石评梅》继2022年首次演出后,在顺义大剧院进行了第二轮演出。

与第一轮演出相比,《石评梅》进行了部分修改,如在第一场戏中增加了石评梅和余书豪的感情线索铺垫,使得二人冲突更符合逻辑;在第二场戏中增加了石评梅和高君宇的心灵沟通,使二人的感情递进更富有层次,等等。综观第二轮演出,《石评梅》的故事性更强,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性格更为饱满,演员的表演更为成熟,包括唱腔细节的处理、传统戏曲程式动作与人物现代性的结合。

最值得说的


(相关资料图)

尝试向科学要管理

向优秀传统学管理

作为北京京剧院全力打造的一出重点剧目,《石评梅》几番雕琢,正在从京剧作品向京剧精品迈进。而北京京剧院为创作这出戏所进行的一些尝试则更令人思考。其中,“因‘角儿’创戏”,是最值得说道说道的。

何谓因“‘角儿’创戏”呢?从表面上看,这出戏是根据优秀程派青衣演员郭玮的艺术特点为她量身打造的。但“因‘角儿’创戏”的内涵绝非打造一位明星演员这么简单,而是一家艺术院团在艺术生产和艺术管理上的新思路、新举措,也是向科学要管理,向优秀传统学管理的一次尝试。

第一个层次

为艺术家量身打造剧本

呈现一个“活”的石评梅

“因‘角儿’创戏”由浅入深,是有两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因人设戏”,即根据演员自身特点去创作或者编排适合这位演员的剧目,即量身打造。这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戏曲领域,这历来是“传统”,甚至于很多的戏曲演员都有“御用”编剧,如齐如山之于梅兰芳,还珠楼主之于尚小云,罗瘿公金仲荪之于程砚秋,陈墨香之于荀慧生等等。

这些编剧熟悉艺术家的艺术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来编纂剧本故事,设置人物形象,而演员则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剧本来与琴师、鼓师一起安腔设计身段,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属于他们自己且又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的艺术形象,这些戏是竞争对手无法学过来或者匹配的。

剧本与演员的匹配度要到一种什么样的“默契”呢?一出《将相和》,李少春、袁世海也演,谭富英、裘盛戎也演,而他们用的剧本其实就是剧作家翁偶虹写的一个本子。但是李少春和谭富英的表演手法、唱词,乃至于故事细节的处理上又不尽相同。归根结底也是翁偶虹根据谭李二位的不同艺术特点进行了不同的修改,甚至在唱词的辙口上也不尽相同。

为艺术家量身打造剧本,一方面源于戏曲舞台上的竞争,而另一方面,它又更加促进了艺术家之间的竞争。也正是如此,京剧舞台上才会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京剧史上也才会出现多种流派,京剧市场也由此能够兴盛起来。

但是当代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在现代戏创作上,戏曲出现了剧本与演员割裂的状态,编剧不了解演员,演员不熟悉编剧。剧本出来以后现找演员,演员没戏演现找剧本,别别扭扭,演起来再说。很多时候,评论者会认为新编戏中的舞台人物形象僵硬不“活”,演员表演空洞乏味,如果从剧本与演员关系的角度来看,戏中人是否适合这个演员,演员与角色之间是否会产生“情感”,是否能够产生互动,最后形成演员与角色的融合,戏里戏外的跳入跳出,恐怕应该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次《石评梅》的创排,围绕着演员的特点来设置主要人物,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就已经考虑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演员对角色的把握,甚至对角色产生共鸣。以郭玮为例,她是优秀的青年程派演员,但是程派青衣很多,郭玮的性格特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呢?生活里的郭玮是内敛的、低调的、端庄的、知性的,舞台上的郭玮基本功扎实,台风稳重,程派路数归正,细致而不花哨,有内在的张力……而石评梅的知性、沉稳、坚韧正好与郭玮的个性和戏路相近。了解演员和剧中人的关系,编剧的创作就能有“抓挠”,再通过演员的二次创作,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活”的石评梅,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石评梅。

除了郭玮与石评梅,周恩旭与高君宇的关系,其实也是异曲同工。北京京剧院这些年由于对武戏的重视,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武生演员,如詹磊、魏学雷、李根等等,周恩旭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这些武生演员又各有各的特点与擅长。周恩旭,年轻、帅气,有文人气质,能武擅唱,这就为编剧在塑造高君宇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反过来也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演员的特长与才华。

从这两轮《石评梅》的演出来看,显然石评梅与高君宇的人物创作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首先就要归功于“因‘角儿’创戏”的编剧方式。这种创作方式是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终究编剧编的是京剧不是话剧,编剧者不能只沉浸于剧本文学之中,而忽视舞台上的唱念做打翻。我们在舞台上经常看到的“京话剧”恐怕就是忽略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层次

尊重戏曲人才培养规律

向人才要新戏

“因‘角儿’创戏”的第二个层次是编剧为优秀演员进行创作而不是为一般演员。这不是“势利眼”或者“看人下菜碟”,而是打破“大锅饭”,尊重戏曲人才培养规律,向科学要人才,向人才要新戏。

戏,是有成本的,有成本就要卖票。票靠什么卖得出去?好演员,恐怕是最大的因素。从谭鑫培已降,京剧就走上了挑班制的发展道路。挑班制,根本上就是明星制,京剧的“角儿”就是明星。京剧明星不是靠夸大其实出道,也不是靠炒CP博眼球,靠的是手眼身法步、闪转腾挪翻,简单地说就是——实力。而实力是靠练功练出来的,是靠舞台实践打磨出来的,没有实力,没有实践,没有观众缘,卖不出票,这样的演员怎么能够享有为他编戏的资格呢?即便剧院给他编完了,但没有人看不也是白搭吗?

很多年轻演员因为资历问题、市场环境问题、收入问题在各自院团里感觉没有动力,看不到希望。一些院团的管理现实让他们感觉练不练一个样,练好练坏一个样,反正都是演不完的丫鬟宫女,跑不完的门罗散报,熬到哪站算哪站。但是北京京剧院这次在《石评梅》“因‘角儿’设戏”的尝试,恰恰告诉了青年京剧演员,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有站在舞台中央的那一天,就会有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戏。是吃戏饭,还是吃稀饭,你看着办。不想当角儿的演员,一定不是好演员——北京京剧院显然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

一年时间,《石评梅》的创编不仅给首都舞台奉献了一出好戏,也为京剧艺术创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借鉴。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晓溪

标签:

推荐阅读

焦点消息!“因角儿创戏” 北京京剧院“试”对了

近日,北京京剧院创作的现代京剧《石评梅》继2022年首次演出后,在顺义大剧院进行了第二轮演出。与第一...

爆款大片“文盲式宣发”尴尬了谁

电影春节档收官,近68亿元的总票房成绩为整个文化产业提振信心。然而,票房成绩登顶的电影《满江红》,...

【全球时快讯】春节旅游红火兴旺

春节假期,各地旅游市场人气旺。人们外出游玩,品美食、逛集市等,品味浓浓年味。崔文赵子硕编制(新华...

当前快报:祈年文潭:过年,学一学“妈妈的味道”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不觉间,...

礼在时光里的变迁

大众日报记者于国鹏大众日报通讯员王君春节前后,免不了串门走亲戚。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