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5月17日,在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华文媒体”平行分会上,专家学者、国内媒体、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围绕“海外华文媒体如何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故事”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活动现场。周颖森/摄
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侨乡江门是海内外华侨华人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桥”,也是世界看中国的“文明窗”。期盼海内外华文媒体大咖们的智慧之言,务实之措,生花之笔,共同赋能,共同建设;建立起常态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合作沟通机制,共同挖掘运用侨乡丰富而独特的国际传播资源,以江门的自然之美、文化之宏、发展之力,寻根广东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感知改革开放热土铿锵前行的步伐,共同讲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分享了专题片《潮汕祠堂》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他说,“岭南大地是传统文化传承方舟。”岭南文化为媒体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机遇,要继续投入力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贡献。
“要做国际传播,就要入乡随俗。” 华人头条创始人、董事长黄其旺认为,至少需要在传播渠道、内容渠道两个渠道上发力。一方面,技术赋能协助华文媒体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精准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要聚合侨智侨力,全面提升内容渠道。
国际日报中国事务部主任助理伍新雄认为,准确及时将大湾区新闻呈现给海外读者,是人在海外、心系祖国的华文媒体人的使命也是职责所在。
据悉,江门是“国际传播的先行地”,世界第一份中文日报《沙架免度新录》、早期全美最大的中文报纸《中西日报》都由江门籍华侨创办。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898年到1922年间,五邑先侨在海外创办或参与创办的报刊达26种以上。近3年来,江门探索建立了“前店后厂”的国际传播机制,与30多家海外媒体、40多个侨刊乡讯、130多个海外乡亲社团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借助华侨华人社交软件、私域空间,开展国际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江门提出打造“10张城市名片”,让江门从网红变成“长红”,推动江门从“国际传播的先行地”,成为“国际传播的示范地”。
标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5月17日,在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华文媒体”平...
大众日报记者卢昱有学者认为,煎饼是明初山西移民带到山东的美食,其理由是在山西长治尚有大鏊煎饼,其做法
记者上官云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国际博物馆日。这些年,文物类节目不断赢得好口碑,有趣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
“三生三世虐恋”的仙侠剧成为一种套路化严重的创作后,观众越来越期待仙侠剧创新。刚开播的“Z世代”仙...
羊城晚报记者王莉《醒·狮》《沙湾往事》《风雨红棉》近年来,“岭南舞蹈”品牌深入人心,高品质佳作频...